中小城市管廊建设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24-01-02            作者: 有正软件           来源: 网络

摘 要:目前我国管廊建设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及以上规模的城市,中小城市由于条件限制开展相对滞后,发展较为缓慢,且缺乏中小城市管廊建设的实践经验。为解决中小城市管廊建设经验缺乏的问题,对开展管廊建设的中小城市管廊建设规模和建设位置进行调研和分析。经分析可知: 1)中小城市管廊的建设位置主要为城市主干道和新区建设区域; 2)2016 年管廊的开工建设长度非试点中等城市基本上在20km 以内、小城市基本上在10km 以内,试点城市平均在20km 以上。


引言

地下综合管廊能够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改善城市环境,众多的优势使之成为市政公用管线铺设的主流趋势和必要发展方向[1]。我国已经意识到管廊建设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近几年全国掀起新一轮的城市建设热潮,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已开始着手综合管廊的建设[2]。大中城市的管廊建设起步相对较早,建设规模大,管廊建设经验也相对成熟; 中小城市由于基础条件差、经济、技术和人才缺乏等,管廊建设发展相对滞后,但是现阶段也已经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城市开工建设了管廊。

目前关于管廊建设的研究多是针对某个大城市的具体建设方案进行的[3 - 5],关于中小城市管廊总体建设情况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对于中小城市管廊建设规模和建设位置的实际情况均没有系统详细的信息,为此对全国中小城市管廊开工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研主要获取了中小城市的管廊建设规模和建设位置等数据信息。根据调研数据,对国内外管廊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对开工建设管廊的中小城市管廊建设规模和建设位置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意见。获取的数据信息能够真实地反映中小城市管廊建设的情况,为管廊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对推动我国中小城市管廊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国内发展历程

国内近50 年管廊的发展历程如表2 所示。国内第1 条真正意义上的综合管廊是1958 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地下建造的一条长1.08km 的综合管沟; 1979年大同市在9 个新建的道路交叉口敷设了综合管廊[13],才出现了第2个城市进行管廊建设,其也是国内第1 个开展管廊建设的中小城市; 随后,天津、上海和连云港等大城市开展了一些小规模的管廊建设。

近50 年国内管廊的建设长度如图1 所示。从1958年到1987年30年间全国修建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总长度只有几km; 1987年到1997 年修建的综合管廊总长度不到20km; 从1958年到2007年,这50年间全国修建综合管廊的城市不足20个,总长度不足200km。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管廊建设不仅起步较晚,而且发展非常缓慢,但是从整体上看发展速度不断增快。与国外相比,2007 年以前我国管廊发展不仅速度慢,建设规模还很小,说明地下综合管廊发展的潜力很大。


我国已经意识到了管廊建设的重要性,2007 年住建部发布《建设事业“十一五”重点推广技术领域》,其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中指出重点推广市政公共地下综合管廊,这是国家首次发布正式文件支持管廊建设; 之后,又出台一系列的政策鼓励管廊建设,并提出进行管廊试点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综合管廊的推进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管廊的建设迅速升温。到2016 年全国已开展2 批共25 个城市的综合管廊试点项目,25个城市的管廊近期规划建设长度总计达1 900 km。通过这些试点城市的示范效应,必然会带动全国管廊建设更快地发展。

中小城市管廊建设长度

按照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 1)中等城市,50 万人≤ 城区常住人口< 100 万人; 2)Ⅰ型小城市,20万人≤城区常住人口< 50万人; 3)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 20 万人。城区常住人口由《城市建设统计年鉴》获得。

根据“全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信息系统”统计,2016年共有141个城市开工建设管廊,其中包含90个中小城市( 31个中等城市、53个Ⅰ 型小城市和6个Ⅱ 型小城市)。2016年全国综合管廊建设长度情况见表3。2016年141个城市开工建设管廊总长度为1 714.2 km。51 个大城市及以上等级城市开工建设管廊长度为875.1 km,占建设总长度的51.1% ,每个城市平均开工建设管廊长度为17.2 km; 90 个中小城市开工建设管廊长度为839.1 km,占建设总长度的48.9% ,每个城市平均开工建设管廊长度为9.3 km。

2.1 中等城市管廊开工建设长度

2016年31个中等城市管廊开工建设的长度,总计439km,占2016 年建设总长度的25.6%。每个城市平均开工建设管廊的长度为14.2km,开工建设长度最短为0.55km,最长为51.06km。

2.2 小城市管廊开工建设长度

2016 年59 个小城市管廊开工建设长度,总计400.1 km,占2016 年建设总长度的23.3%。每个城市平均开工建设管廊长度为6.8 km,开工建设长度最短为0.42km,最长为36.48km。 整体来看,每个小城市管廊的建设规模与中等城市相差较大,中等城市的建设规模约是小城市的2 倍。

2.3 非试点中小城市管廊开工建设长度

对2016年27个中等城市( 不含国家试点) 综合管廊开工建设长度进行汇总分区,如表4 所示。建设长度在10km 以内的城市数量最多,为开工建设城市总数的51.85%; 建设长度在20km 以内的城市占绝大多数,为开工建设城市总数的81.48%。

对2016年55个小城市( 不含国家试点) 管廊开工建设长度进行汇总分区,如表5 所示。建设长度在5km 以内的城市数量最多,为开工建设城市总数的63.64%; 建设长度在10km 以内的城市数量占绝大多数,为开工建设城市总数的87.28%。

总体上看,2016年非试点城市中中等城市的管廊开工建设长度基本上在20km以内、小城市基本上在10km 以内。

2.4 试点城市( 中小城市) 管廊开工建设长度

对2016年8个试点城市(中小城市) 管廊开工建设长度进行汇总分析,如表6 所示。中等城市平均开工建设长度为22.06km,小城市平均开工建设长度为22.32km,试点城市2016 年管廊平均开工建设长度在20km以上。试点中小城市的经济状况并没有比非试点中小城市好,但可以明显地发现试点城市开工建设的长度要比非试点城市高,说明中央的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对试点城市管廊建设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2.5 相关性分析

城市管廊的建设长度可能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的规模、实际的市政基础设施情况以及城市改扩建等因素有关,但给人最直观的想法就是: 城市经济水平越高,城市建设管廊的能力就越强,管廊建设规模就越大。人均GDP 能够很好地反映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因此采用2015年90个中小城市的人均GDP和管廊建设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

中小城市人均GDP 和管廊建设长度的相关性如图4 所示。由图4 可以看出,中小城市管廊的建设长度和人均GDP 并无明显的相关性,并不是人均GDP越高管廊建设规模越大,例如: 有的城市人均GDP在10000 美元以内,建设规模却是人均GDP 大于25000美元城市的3倍。但是大部分中小城市的人均GDP基本上都集中在4000 ~ 10000 美元,管廊建设长度均集中在0 ~ 15km。所以,管廊的实际建设长度不能只根据经济条件进行判断,还要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确定,如果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高或者建设条件好,可以适当增加建设长度。

虽然中小城市的管廊建设长度与人均GDP 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但大部分中小城市的经济实力有限,而且管廊工程一经建设不可更改,所以不能盲目追求建设规模,要严格把控质量关,无论多大规模都必须符合现行国家的规范和标准。规划时要合理地确定中小城市的建设规模,例如: 可以先建设小规模的管廊服务于小片区域,在未来经济实力增强、经验更成熟的时候再扩大建设规模。中小城市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很多区域都未开发,所以要充分分析城市近远期的建设需求,合理规划,为远期扩大建设规模做好衔接预留。

3.中小城市管廊建设位置

通过“全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信息系统”获得了2016 年开工建设管廊的58 个中小城市(23 个中等城市和35 个小城市) 的管廊建设位置,并根据位置特点对58 个中小城市的管廊建设位置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 类。 1)城市主干道: 交通流量大、地下管线密集的城市主要道路以及景观道路。 2)集成开发区以及重大基础设施所在区域: 城市中心区、商业中心区和城市地下空间高度开发的集成开发区,重要广场,高铁、机场和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所在区域。 3) 新区建设区域: 新区建设需要铺设管线的区域。 4)旧城改造和道路改造区域: 旧城街区和棚户区改造、地下基础设施改造以及道路改扩建。 汇总每类建设位置管廊的建设长度,得出不同建设位置的管廊建设长度占比,如表7 所示。由表7 可以看出: 中小城市管廊建设位置主要集中在城市主干道,占比49.05%; 其次是新区建设区域,占比25.08%; 然后是集成开发区和重大基础设施所在区域,占比18.57%; 旧城改造和道路改造占比7.30%。由表7 可知,中小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主要位于城市主干道路和城市新区,这与施卫红[19]研究得出的“大部分城市综合管廊主要敷设于城市新区和重要园区的主干道”的结论基本一致,说明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管廊建设位置的选择原则基本上是一样的。

中小城市与大城市相比开发强度较弱、发展较慢,管廊建设位置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现状,还要考虑未来规划的高强度开发区域和管线密集区域,且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要与各类工程管线的专项规划相协调,并应结合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和道路新( 改、扩)建[20]进行规划建设。建议中小城市管廊建设位置的选择应优先考虑开发强度较高和管线密集的重要城市主干道,避免管道维修阻碍交通; 其次,应考虑正在规划建设的重要新区区域、旧城改造和道路改造区域,与新区建设和改造一同推进,避免二次开挖建设管廊耗费更多的财力和物力; 再次,应考虑集成开发区重大基础设施所在区域,保障城市高效、安全地发展。

4.结论与建议

与国外管廊建设相比我国管廊建设起步较晚,但是在国家采取政策大力支持后,管廊建设发展迅速,不仅大城市开展了建设,中小城市也相继开展了建设。大部分中小城市的经济实力有限,且管廊一经建设不可更改,不能盲目地开展建设,中小城市的管廊建设要考虑其自身的现实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地确定管廊的建设位置及建设规模。

中小城市管廊建设位置应与最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种管线规划衔接,应主要考虑现状以及未来规划的高强度开发和管线密集地区,结合正在规划建设的重要新区区域、旧城改造和道路改造区域,与新区的建设和改造一同推进。 虽然大部分中小城市管廊开工规模偏小,但开工建设总量和大城市及以上等级城市的开工建设总量相当,庞大的中小城市群体不可忽视。2016 年管廊开工建设长度非试点城市中中等城市基本上在20km 以内、小城市基本上在10 km 以内,试点城市平均在20km以上。中小城市管廊开工建设长度的确定要根据不同城市的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城市的新建及改造等契机来综合考量。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正公司为客户提供综合管廊监控系统管廊运维管理平台管廊ACU。欢迎致电公司:400-029-3382咨询;陈先生:18066829394 / 13991362637

ACUPLC控制柜ACU控制柜综合管廊区域控制单元ACU区域控制单元智慧管廊智能型综合管廊综合管廊监控系统综合管廊运维管理系统综合管廊BIM+GIS综合管廊BIM咨询服务

隐私保护 上海有正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42745电子营业执照资质证明